凯迪拉克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禽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行业自救焦点中国养殖plahcnv3 [复制链接]

1#
法国敏柏宁敏白灵北京

禽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行业自救-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个”是目前国内应对H7N9的做法,也是国内大部分舆论所犯的“*治病”的直接表现。从公共安全的角度考虑,这个思路以“人命关天”为出发点,似乎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不要或少接触活禽”等言论加剧了社会对于禽类产品,尤其是活禽的恐慌。


  ◆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关键在于行业自救。低迷的市场行情,是危机,也是商机。许多家禽业普遍的经营模式已经三十年没有改变,这么多年来就是卖鸡苗、卖活鸡。禽企应适应市场变化,找到自身相对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最终的定位。


  近日,“肇庆养鸡人张斌给钟南山的一封公开信”在养禽业引起轩然大波。张斌在信中反对相关专家提倡的不要接触活禽的观点。为证明活禽并非H7N9的传染源,公开信的作者甚至愿意往自己身体里注射病*。


  通过媒体来发出声音,表达业界诉求,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或许是被逼无奈之举,但确实道出了众多家禽企业窘迫的现状。不断检出H7N9阳性的报道,将根源指向家禽业确实冤枉。受此影响,我国的家禽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巨额亏损。


  “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个”是目前国内应对H7N9的做法,也是国内大部分舆论所犯的“*治病”的直接表现。要说明的是,舆论所表现出的所谓过度防控,已经而且会继续造成社会资源如粮食的严重浪费!检出H7N9禽流感阳性样本,相关部门也可以此逃过“无作为”的追责。从公共安全的角度考虑,这个思路以“人命关天”为出发点,似乎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不要或少接触活禽”等言论加剧了社会对于禽类产品,尤其是活禽的恐慌。


  虽然农业部和卫计委在行*级别上是平级,但实际上,公共卫生部门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农业部门。很多农业方面的专家和大的企业都不敢或不愿意为家禽业辩护,因为从申请项目基金和养活其实验室人员的方面考虑,专家会有顾虑。


  且不讨论专家的言论是否完全正确,其侃侃而谈的各种分子生物学名词就足以让普通民众望而生畏。据统计,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人仅为3.27%(根据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对于此类信息的解读只能依赖专家和媒体。而这些数据往往会被无限放大,专家的某些猜测或许会给行业带来沉重和长期的打击。


  提出诉求,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是必要的,但禽企决不能单纯地“等”“靠”“要”,完全寄望于*府救济。业内曾一度呼吁将禽流感的“禽”字去掉,但这恐怕也难以扭转行业持续亏损的现状。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是家禽业亏损的导火索,却不是唯一诱因。家禽市场供求失衡的现状仍然存在,逐渐取缔活禽交易终究是大势所趋。


  随着众多禽企资金链紧张、断裂或破产,家禽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但经济学的“猪循环”规律必将继续发挥作用,即禽企的倒闭或歇业,必将使得家禽业产品求大于供,然后再次走上盲目扩张产能的旧路。此时,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协会应该要能够控制行业整体产量和价格,建立良好的*府沟通渠道,积极引导公众消费理念,保证行业健康发展。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行业协会并没有真正起到的作用,甚至不敢作为,这与协会对*府的依附性不无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确保行业协会的独立性是前提,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前景不容乐观。


  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关键在于行业自救。低迷的市场行情,是危机,也是商机。家禽业普遍的经营模式已经三十年没有改变,这么多年来就是卖鸡苗、卖活鸡。禽企应适应市场变化,找到自身相对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最终的定位;或根据其技术基础和管理优势,延长产业链,完善销售终端;或转型向专业化发展,专攻产业链中某一擅长的领域。例如湛江康达尔遂深种鸡场在鸡苗生产上有优势,与广西大型一条龙企业签订供货合同,长期契约生产,弥补了一条龙企业在育种和种鸡生产上的空缺。在整个家禽系统亏损的情况下,仍有部分企业获得盈利。例如某大型品牌鸡蛋生产企业,做到每个鸡蛋都可以追溯,并派人在全国超市卖场宣传禽流感的防控科普知识,让消费者了解这些知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在去年四、五月份最严峻的时候,反而提高了20%的售价,做到产销两旺。其实,消费者是可以培养的,活禽交易究其根是信任危机,也就是说,消费者怕买到的鸡是病死鸡。所以,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是家禽企业的必修课。


  (作者系中国国家家禽工程中心副主任)


  个人简历


  姓名:赵河山


  学历:博士。


  技术职称:高级畜牧师


  主要社会职务职务:


  中国国家家禽工程中心副主任


  深圳市第三届*协委员


  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全国优质禽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河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1979年-1983年:山西省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上大学。


  1983年-1984年:山西省忻州地区外贸局工作。


  1984年-1990年:东北农业大学畜牧系动物生产专业,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获得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家禽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1年-1993年:在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家禽研究室工作。


  1992年,任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并主持研究与开发工作。


  1994年6月:调入深圳市中康达尔(集团)公司工作。曾任康达尔家禽育种中心经理,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8年10月,在香港注册空壳公司,与他人合作投资南京(香港)佳禾士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出超速*和隐性白等品种,成为我国颇具影响力的优质家禽育种公司。并为我国的优质家禽育种的改良和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01年1月,将公司整体卖给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2001年4月,作为深圳市四个农业界*协委员之一。


  2004年-2008年10月,调入国家家禽工程中心工作,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对外技术合作和技术研发工作。


  2011年4月共申请9项鸡育种技术发明专利,目前已获授权4项。


  中国养殖小编:帮您寻找身边的新闻热点,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透析畜牧行业,让您更多的了解身边的故事,我们愿真诚的与您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