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凯迪拉克汽车的实力不弱且价格足够低 [复制链接]

1#
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57.html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参考数据:

CT6七月销量台,截止累计销量为台。这个成绩如何呢?

奥迪A6L(累计)同期成绩为台、奔驰E级台、宝马5系为台,这是普遍认为CT6要面对的竞品,而实际上CT6的尺寸标准达到了“准大型”,级别是超过A6L的,理论上与其同级的选项只有红旗H9。这辆不被看好的国产高端轿车,同期的销量为台,凯迪拉克已经输给了国产汽车了,当然二线豪华品牌中败下阵来的倒是不止CT6,这究竟是怎么了呢?原因其实就是价格战术使然。

通用汽车三个品牌都被调侃为“降价王”,雪佛兰和别克的中端车动辄下探5万左右,对于20万级别的车辆而言就算很高了;而凯迪拉克的价格动辄下探接近10万,比如指导价为37.97万起售的CT6的实际最低价低至28万上下,下探幅度确实很夸张,但性价比似乎也更高了,为何消费者不重视性价比了?

这就要从奢侈品消费的心态来分析了,有些人就是愿意花几千元买个进口塑料袋,花几万元买个品质一塌糊涂的手包;原因在于高价格的商品成为了体现身份的工具,即便高价格没有换来高价值,但其潜在的品牌价值属性能成为一种装点;对于高端汽车而言也是如此,BBA的车之前之所以能有很高的销量,核心因素不是因为品质如何、只是因为价格足够高,当然这也有奥迪早期主攻公务用车市场,奔驰和宝马名字起得好且车子足够大的因素,明白CT6销量低迷的原因吧。

01凯迪拉克等二线品牌是「无奈的搅局者」

一块市场不需要过多的豪华汽车品牌,有那么几个就足够了;而在有限的空间中必然存在“先入为主”的问题,奥迪跟随大众汽车于89年进入国内市场,自此确定了德系汽车的“先发优势”。从B端到C端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形成,用户基数也越来越庞大,至此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地位;凯迪拉克则是从年开进入国内市场,相比大众汽车晚了20年、相比奥迪汽车晚了15年。

15年的时间形成的是德系车的霸主地位,即便同期的凯迪拉克面对BBA均有技术优势,但却难以改变市场对德系车的品牌认知,也很难改变消费惯性;重点是早期的凯迪拉克车辆定位过高,是基本不符合公务用车标准的,这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品牌头部效应。

B/C端同步发力相比主攻C端的优势非常突出,其实不论欧洲、北美、日韩的热销车,其基础都是公务用车选择此类车辆才起到了“带头作用”;凯迪拉克输在没有B端可选项,那么想要吸引C端用户就只能通过产品力体现竞争力,可是在相同的价格区间内、大部分消费者都习惯于去看BBA,连被体验的机会都很少、凯迪拉克如何才能翻盘?那么想要吸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