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论坛

首页 » 品牌荣誉 » 问答 » 有望双寡头格局,伯特利线控制动高速增长,
TUhjnbcbe - 2025/4/10 17:39:00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m/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泰君安证券吴晓飞赵水平)

1.核心逻辑和总结

线控制动未来双寡头格局明确,随着行业渗透率提升,公司线控制动出货量将继续高速增长。

出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制动产品的国产替代难度很大,年三季度的缺芯问题为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借助这个机会公司凭借产品优势和快速的响应能力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国内企业线控制动龙头。

考虑到成本、技术等方面原因,我们预计线控制动未来双寡头格局明确。

线控制动在能量回收、主动刹车上的优势明显,随着国内中高端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以及L2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公司线控制动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客户、产品不断拓展,竞争格局优化,公司有望成为海外业务兑现度最确定的公司之一。

公司海外客户由通用福特等北美车企逐步拓展至Stellantis等欧洲车企,几大客户销量基础接近国内乘用车市场水平。海外产品起初主要包括铸铝转向节/控制臂/副车架等轻量化零部件,其中转向节业务占比最大。

-年公司EPB卡钳及线控制动先后实现订单突破,海外产品种类不断拓展。同时在北美市场,部分轻量化和卡钳供应商因为自身经营不善在逐步退出市场,为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配套产能方面,公司墨西哥一期工厂已实现投产,预计二期工厂年年底投产。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公司海外业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公司带来重要增量。

关键假设:

1、营业收入快速增长:预计/24/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6.79/99.73/.03亿元,增速分别为39%/30%/34%;主要增量为智能电控及轻量化制动业务。其中,智能电控主要受益于线控制动的快速增长,预计/24/25公司线控制动的销量达75//万套;轻量化制动业务增量主要来自于墨西哥产能释放(详见本报告第四部分)。

2、毛利率逐步提升:预计公司/24/25年毛利率分别为21.3%/22.3%/23.0%;主要得益于线控制动毛利率提升以及高毛利率的海外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我们选取德赛西威、科博达作为可比公司。德赛西威、科博达是智能驾驶决策层核心公司,公司是智能驾驶执行层核心公司。

公司与可比公司同样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相关品类都处在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产品国内市占率均有一定优势。

PE估值法:我们预测公司-年EPS分别为2.09、2.88、4.05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年33.8倍PE,对应的合理估值为97.40元。

PB估值法:我们预测公司-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1.41、13.95、17.53元,参考行业平均水平给予公司年8.1倍PB,对应的合理估值为.97元。综合上述两种估值方法,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为97.40元。

2.线控制动有望双寡头格局,公司出货量延续高增长

2.1.One-Box渗透率快速爬坡,新能源车为主要驱动力

年以来One-Box乘用车渗透率明显提升,进入加速爬坡期。

据佐思汽研数据,年One-Box渗透率大约仅为1.76%,年则更低;该时期One-Box处于渗透率极低且爬坡缓慢阶段,年之后则迎来快速爬坡期。

根据我们测算,按照零售销量口径,年全年One-Box渗透率为14.98%,相较年大幅提升。

年One-Box渗透率仍在快速爬坡,1-11月One-Box渗透率增至26.30%。

新能源车为搭载主力,其One-Box搭载率明显高于油车。

由于电动车缺少真空源且线控制动能够提高能量回收效率,新能源车搭载One-Box的驱动因素更强。根据我们测算,按照零售销量口径,年新能源车One-Box搭载率为34.22%,燃油车One-Box搭载率为7.65%。

年以来新能源车搭载率继续快速提升,燃油车则提升幅度较小:按照零售销量口径,年1-11月新能源车One-Box搭载率增至54.17%,燃油车搭载率为11.22%。

具体车型方面,截止年12月新能源车大约有款车型搭载One-Box,燃油车约66款。

1)新能源车:主流新能源品牌基本均搭载One-Box产品,其中比亚迪全系车型均采用One-Box,主要系博世IPB及弗迪动力BSC。其他新能源车企也在加快One-Box的上车速度,例如小鹏采用博世IPB方案,蔚来采用博世IPB及万都IDB方案,理想采用伯特利WCBS方案及博世IPB方案,问界主要采用伯特利WCBS方案。

2)燃油车:凯迪拉克、福特、别克、雪佛兰等合资品牌相较其他燃油车更为激进,且大多在年就已经推出搭载One-Box的车型,例如凯迪拉克XT4/5/6、CT4/6、别克昂科威/昂科拉/昂科旗/君威/君越/威朗、雪佛兰迈锐宝/探界者/创界等。

One-Box车型最低价格已下探至10万以下,大多集中于10-20万区间。

按照零售销量口径,年1-11月搭载One-Box的车型有54.73%集中在10-20万价格区间,20-30万价格区间占比为20.71%,30-40万以及40万以上价格区间分别占比11.14%和7.73%。

随着One-Box大批量上车、规模效应显现,搭载One-Box车型的价格区间出现明显下探:根据月度数据,20万以上价格区间的占比由年1月的58.38%下降至年11月的41.19%;而10-20万的车型占比由41.62%增至51.73%,10万以下的车型占比则由0%上升至7.08%。

2.2.公司系国产One-Box龙头,预计国内与博世成双寡头格局

公司One-Box产品在国产厂商中龙头地位稳固:

1)一代产品在发布、量产方面领先其他国产厂商。

公司于/年发布/量产One-Box产品WCBS1.0,均为国产企业首例。年公司年产30万套产线投入生产,-年再次投产四条产线,预计年下半年将建设完成第六条产线。按照第一条产线30万套的产能计算,公司六条产线预计已实现万套左右的产能。

2)二代产品量产在即,EMB研发进展顺利。

年公司完成WCBS2.0的原理样机开发,预计年上半年便可实现量产,目前已经有多个定点项目。公司对于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的研发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年已经完成A轮样机开发。

3)与车企关系更加密切,合资成立公司并共建产线。

一方面,公司与吉利合资设立浙江双利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汽车智能底盘线控制动产品。

另一方面,公司已与国内3家知名主机厂联合进行线控制动产能建设,并在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购置亩的工业用地使用权,分期建设汽车智能线控底盘制动项目。

国内One-Box产品大多由公司以及博世等国外厂商提供。

国外公司包括博世、大陆、万都等GlobalTier1。

国内企业中,公司是国内最早量产的本土企业,其产品已经覆盖主流车企,例如理想、吉利、奇瑞、长安、埃安、赛力斯(问界)、北汽、东风等。

公司市占率仅次于博世,预计逐步与博世形成双寡头格局。

国内One-Box市场最初由博世及大陆占据,年三季度以来博世等巨头缺芯为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公司订单数量的增加以及产能的释放,公司份额不断提升。

按照零售销量口径,年全年博世(含比亚迪弗迪动力)、大陆以及公司的市占率分别为70.63%/10.31%/10.16%;年以来公司反超大陆并进一步缩小与博世的差距,年1-11月博世、大陆以及公司的市占率分别为68.12%/11.40%/12.86%。

公司对博世的国产替代仍在持续进行加快,预计逐步与博世形成双寡头格局。

2.3.自主品牌向上升级,公司线控制动产品有望加速增长

行业因素+部分客户销量低于预期影响,公司年线控制动出货量低于预期,但其同比增速仍大幅领先行业水平和海外巨头。

一方面,年随着缺芯问题缓解,公司部分客户的低端燃油车型从线控制动方案切换回ESC+电子真空泵的方案。另一方面,公司部分客户的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也拖累了公司线控制动出货量。

在此影响下公司年线控化自动产品出货量低于市场预期,但增速仍然领先行业水平。

行业渗透率提升+公司客户价格带继续向上拉动,公司线控制动出货量有望加速增长。

One-Box线控制动方案在能量回收和配合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优势明显,随着中高端电动车销量进一步提升以及L2级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快速推进,线控制动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公司的自主品牌客户在新能源车市场品牌的加速向上,公司线控制动出货量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公司新势力客户销量继续高增长,传统客户的新能源品牌开启高端化,燃油车系列在智能驾驶带动下线控制动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未来将大幅提升公司线控制动产品需求。

1)新势力销量维持高增长:理想与问界作为公司主要的新势力客户,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理想年1-11月销量33万辆,同比+%,10月和11月销量均突破4万辆,创历史新高。

问界上半年销量较低,但9月新款M7上市后订单火爆,驱动问界销量快速增长;10月问界销量突破1万辆,同环比+%/%。除存量车型外,理想与问界的新车仍具极高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望双寡头格局,伯特利线控制动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