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年就将正式成为历史,而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注定让这不平凡的一年将会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反复提及。对于中国车市而言,从满怀期冀,到经历绝望,再到重振旗鼓,这如同“过山车”似的一年,过得甚至比过去十几二十年加在一起还要“精彩”。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中国汽车整体销量万辆,同比增长12.6%,这也是中国车市继4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1-11月,累计销量已达万辆,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2.9%。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今年我国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万辆,虽然仍同比下滑2%,但要远高于年中预期。
“没想到”、“不可思议”...这些是最近“汽扯扒谈”在参加活动与同行聊起车市复苏时最常听到的词,显然,如此跌宕起伏的过程还是超出了很多人预料。因此,或许现在对今年做出总结还稍微早了一点,但可以肯定的是,“V型反弹”无疑将成为贯穿整个年车市的关键词。
01
带头反弹的自主龙头们
尽管在开局不利的大背景下,各大车企的表现冷暖不均,有人黯然离场,也有人逆势而上,但值得欣喜的是,处在自主龙头位置的几家车企基本从4月份开始就已经恢复正增长,也引领了整个车市逐步复苏。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还要当属长安、吉利、长城这三家。
先来说说长安汽车,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一哥”,近两年来长安汽车的处境可以说是比较尴尬的,尤其是合资板块的低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长安汽车的总体业绩,在年遭遇了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好在面对一众“掉队”的质疑之声,长安汽车足够争气,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自救”举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由谷底回升。进入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不过其自主板块却依旧保持强势复苏态势,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两大合资公司也均呈现回暖迹象。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已达.3万辆,同比增长15.3%,在还剩一个月的情况下,销量已经超越去年全年。至此,长安汽车不仅在竞争愈加纷杂的市场中证明了自身的实力底蕴,巩固了行业头部的地位,也距离自己“第三次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又近了一步。
与长安汽车不同,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近年来的表现要相对稳定,销量也都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而无论是吉利成为中国品牌首个实现乘用车产销万辆的车企,还是哈弗H6已经蝉联90个月SUV月度销量冠*的成绩,哪一个拿出去都足以羡煞旁人。
面对疫情的影响,这两家车企也都交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单。今年前11个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6万辆,距离万辆的年销目标还差15.4万辆;长城汽车前11个月累计销量96.1万辆,距离万辆的年销目标也仅差13.9万辆。显然,完成目标对于它们来讲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11月份的销量来看,吉利和长城的差距不过5千余辆,再加上势头同样强劲的长安自主系品牌,看来今年年终自主车企们的销量冲刺战将比往年更加激烈。
02
逆势增长的豪华车市场
或许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相比于自主和普通合资品牌,豪华车市场在销量方面的反弹势头要更加强烈,在行业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今年前11个月仍然实现了同比11%的逆势增长。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想到近些年一直被提及的消费升级,或者是后疫情时代的报复性消费等话题,但同时还有另一种声音:疫情之后,失业的失业,降薪的降薪,手中哪来的“余粮”呢?
显然事实证明了,疫情加剧了消费人群的分化,对于普通老百姓和家庭的冲击较大,消费自然受到了抑制。而高净值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远小于其他群体,疫情的出现反而促使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的换购车需求被提前激发,从而也带动了豪华车市场的快速复苏。
以“BBA”为例,仅在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就向中国客户交付了34.6万辆新车,二季度同比增长21.6%;宝马集团交付了32.9万辆紧随其后,二季度同样取得近20%的增长;而一汽-大众奥迪前6个月累计销量30.2万辆,也仅比去年少卖了1万辆左右。
当然,豪华车市场销量的增长也离不开终端销售价格的大幅下探,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普通合资品牌甚至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使得之前许多难以企及豪华品牌的消费者,都成为了豪华车的潜在消费人群。
不仅如此,近年来各大豪华品牌均在加快国产化的步伐。像宝马在3系、5系、X3等国产车型基础上,去年还引入了又一款入门级SUV产品X2,今年广州车展上,出自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iX3正式上市,而按照规划,国产X5也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除了第一梯队的“BBA”之外,得益于国产化车型比例越发丰富,凯迪拉克的市场份额得到快速提升。11月,凯迪拉克销量再创新高达辆,同比劲增45%,成为了二线豪华品牌的领头羊。
还比如林肯,随着今年冒险家和飞行家两款国产车型的落地,林肯在华销量已经连续7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并连续4个月刷新了单月销量纪录。不久后,航海家也会在中国投产上市,相信还将推进其整体销量的进一步增长。
毫无疑问,“V型反弹”的背后是中国车市出现的又一次积极变化,而不管是自主品牌的持续向上,亦或是豪华品牌折扣率和国产化的提升,最终受益的无疑都是消费者,谁不希望可以买到一辆品质更高、技术更可靠、价格更实惠又体面的车型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