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的危险
当然,在福音派教会中,有一系列的错误是需要牧师去纠正并且责备的。这些错误大多数是与福音在信徒生命中的实践方式有关;在这方面的假教导必然会引发有关福音自身性质的问题。最常伪装成福音的假教导,可能就是道德主义。一般来说,福音派教会都会教导基本的福音:罪人唯独借着信靠耶稣而得到赦免并天国的应许。但在这之后,这些教会中有许多都会接着教导会众说,他们得救以后,需要靠自己做到“品行端正和不断提升”。基督徒生活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并且天助自助者,所以要勤奋,远离是非,讲真理,并要“活出一个美好的生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开始相信这就是福音─这几乎就是一桩经济上的交易,我们用我们的顺服来向上帝换取他对我们的赐福,例如充足的食物和避难所,美满的婚姻和衣着光鲜的孩子,好的工作和闲暇的假期。当试着保护上帝的百姓免受错谬的侵扰时,我们也当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当然,这根本就不是福音。但是,正如社会学家史密斯(ChristianSmith)几年前在他的书《心灵探索:美国青少年的宗教与属灵生活》当中向我们呈现的,这却是现在大多数福音派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教会所拥有的基本信仰。上帝远离我们的生活,只有在悲伤难过的时候祂才会靠近来医治我们;而祂真正想要的,就是我们都作好人,善待他者,当好人去世的时候祂就会将天国的福分赐予他们。最糟糕的是,这种道德主义有可能滑入一种温和的成功神学。这里的福分不只是充足的食物和避难所,美满的婚姻和听话的小孩,而是说,我们的顺服能够带来美好的物质生活。顺服的人就是那些开着凯迪拉克凯雷德的人,后车窗上还有镶钻的“蒙福”两个大字,大概是说他们之所以能够蒙福开凯迪拉克,是上帝因我们的顺服所给予的荣誉。讨上帝喜悦的人,就是那些有钱可以让小孩接受私人教育、或是参加最昂贵的夏令营的人。顺服的基督徒,就是那些住在高级社区的人。这种物质的回报,就是道德主义的核心,也是成功神学思想的核心。另一种相关的假教导就是律法主义。律法主义和道德主义是彼此相关的,只是道德主义使用比较广泛的用词来陈述这种跟上帝之间的利益交换─用道德换取福分,而律法主义对于上帝所要求并且奖赏的顺服,有着比较具体的理解,但同样是不合乎圣经的。在加拉太书中,律法主义伪装成要想成为上帝子民就必须遵守特定的犹太教规:割礼、饮食律法和节期。在我们的时代,律法主义像是用非常具体且超乎圣经规范的方式来尊荣主日;可能是有关恋爱的某种特定规范;可能当大众文化混淆了家庭的偏好与圣经的命令时,所要采取的某种特定方式。说到底,律法主义就是一种道德主义,它暗示福音教导我们终究是借着我们的行为来赚取上帝的喜爱。道德主义和律法主义对我们来说之所以那么棘手,是因为福音确实有规定一些特定的属灵操练。福音确实说我们若在基督里,就会在行动中结出果子。耶稣确实说过:“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14:15)以及“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15:10)不过,福音上的顺服与道德或律法主义观念之间的差别在于:我们顺服是回应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向我们展示的爱。我们顺服,并不是为了从上帝那里得到什么─无论是祂所赐的福或祂的爱。事实上,我们没有人能够照着上帝要求的标准来顺服祂,并借此得到祂的赐福;我们的行为之所以能被祂接纳,只因为祂在耶稣里、也借着耶稣来接纳我们的行为。而且,圣灵在我们里面动工使我们渴望并且遵行祂的旨意,若没有圣灵的影响与许可,我们就不可能顺服上帝。还有另一种假教导,就是道德主义和律法主义的反面。有些人看了所有这些教导然后说:“这一切对于顺服的强调,其实是在扭曲福音。上帝只要我们信靠祂的儿子而已,祂对我们别无所求。只要我们信靠耶稣,祂就接纳我们,只因为我们享有祂‘单向的爱’。”结果就是,这些基督徒拒绝强调顺服,到了一个程度,他们成了反律法主义者。严格地说,反律法主义者是“反对律法的”,全盘否认上帝的律法有作为基督徒生命指引的合法地位。大多数福音派基督徒并没有如此愚蠢以致于完全否定对于上帝律法的顺服;毕竟他们无法否定耶稣、保罗、雅各和约翰有关基督徒要顺服的明确话语。当代的反律法主义比较难以察觉,它们诋毁律令在讲道中的地位,轻看基督徒生命中需要有任何的努力,并且轻易恢复所犯可憎之罪的人的身份,同时又避开教会的惩戒。同样,反律法主义之所以很难处理,是因为它接近真理。我们并不是靠着自己所做的任何事而称义的,而是唯独凭着信心领受基督的工作。就像我们已经讲过的,我们的努力是来自于圣灵的影响与许可的。当我们因着我们的罪性和罪行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父面前悔改,赦罪之恩就白白赐给悔改之人。不过,反律法主义与福音的差别,就在于所强调的部分。我们在基督里白白地称义,但这使我们产生行动:我们要不辞辛劳地对抗自己的罪。悔改,就是要我们离弃自己的罪,并且降服在教会的惩戒之下。这些危险都存在于福音派教会里面。或许你也认得它们,也听过它们,甚至可能已经信了它们。不过,道德主义、律法主义和反律法主义都是假教导的各种形式。当试着保护上帝的百姓免受错谬的侵扰时,我们也当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外界的危险
文化上的压力会对教会的信息与使命施压,导致教会偏离正道。当教会开始调整自己的信息去适应主流文化的规范时,教会就不可避免地采取了假教导的形式,使会众逐渐远离耶稣的福音。对我们许多福音派教会而言,有一种假教导的形式是不容易察觉的,就是那种“上帝与国家”的福音。或许你有在车牌和T恤上看过基督教旗帜和美国国旗连结在一起的图案,仿佛这两面旗帜彼此互相加强,而且永远不会互相冲突。也还有很多人不断地把我们的国家视为“救世者国度”——在预言或救赎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保守的政治文化毫无任何条件地将美国授以“基督教国家”之名,这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假教导。天国并不等同于任何政治势力或民族国家,而是要审判它们所有。毕竟,上帝的治理和统治就是那打碎灭绝列国并充满天下的石头(但以理书2:44-45)。未能区分天国和美国,这就是一种假教导。另一种“来自外届”的假教导,就是一种亲族形式的教导,这种教导认为某些人的“血统”比其他人种或民族还更尊贵。有些改革宗福音派人士主张说上帝的律法要求种族间的隔离,并且人人都必须效忠于自己的民族传统。虽然这种教导的圣经根据是非常不稳的,但依然阻止不了那些渴望拥有强大家族的人去听信这种抵触圣经核心信息的假教导,圣经告诉我们说耶稣的十字架拆毁了各民族之间隔断的墙,为的是要在祂里面造一个新人(以弗所书2:14-16)。我们文化中的这两种假教导在方向上比较偏“右翼”。当然,也有来自另一端危险的压力,试图要改变教会的教导。由于我们的文化提倡同性婚姻、性别交换和其他替代的生活方式与信仰的合法化,因此在福音派教会中有愈来愈多的压力试图调整圣经的信息。有些自称福音派的人主张说耶稣从来没有提到同性恋,所以这对基督徒而言是个开放性的议题;也有些人听信那种明显错误的论调,说使徒保罗写罗马书一章的时候并不是在讲“单一配偶制”的同性婚姻。另一方面,有些教会并不接受这样的观点,但是却也从不谈论这些事情。这些教会在面对有关同性恋或性别交换的议题时保持沉默,这么一来就敞开了大门让他们的会众在这些议题上离开圣经的智慧去自寻出路。在福音派教会中有愈来愈多的压力试图调整圣经的信息论到文化在性这方面的假定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有件事让我感到震惊,就是有位来自基督教学校的圣经教师曾经告诉我,说他的高中学生有将近六成都认为婚前同居是一种可被接受的方式,用来区分“契合程度”。当然,他们的教会并不是明确地这样教导他们,但是谈到性,这些教会除了教导一种简单(而且基本上是负面)的禁戒以外,就没有再进一步教导什么了。福音派牧师和教师可以、也应当更多地谈论性与爱在合乎圣经的婚姻当中是怎样的美好与优越,但是我们的年轻人常常被丢在文化的水域中,只能靠着文化的基本假定去航行。然而,说到底,我们的文化透过它持续不断对自主权的追求,造成了最大的危险。身为西方人,我们认为我们都是自足、自决的个人,认为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未来。结果,我们就认定说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可以规定我们要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甚至没有人可以要我们为此负责。所以在性方面,我们决定自己的性别或性生活;在怀孕的事情上,我们把堕胎给合理化了;在婚姻方面,我们把轻易的离婚,连同奸淫、开放式婚姻或多边恋都给正当化了。但是这种自主权的观念也会以其他方式影响我们。由于我们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那位能够将人丢进地狱里的上帝就变成是不存在的了。事实上,真正的宗教信仰也因此变得不存在了,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变成是我们借以在这个世上运作的私人手段而已。宣教(宣讲福音和地狱的危险)不但变成了不礼貌的事,甚至成了坏事,因为它抵触了基本的自主权,也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选择我们自己的路。从伊甸园开始,我们就一直听信仇敌的应许:“你们将会像上帝一样。”我们也一直问仇敌问的问题:“上帝岂是真的这么说?”虽然我们自主的文化形式也许无法直接进入地方性的福音派教会,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能够不受自主权的诱惑。当人们因为想要保持独立而拒绝加入一个相信圣经的当地教会时,这就是危险的自主权的其中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我们文化的基本假定。当人们脱离他们的教会,而不是服从教会的管理与惩戒时,这也是自主权造成的结果。当有些长老用“他们的异象”来挟持教会会议,而不服从其他弟兄的时候,这也是我们文化中那危险的自主权观念所导致的一个案例。当我们未能辨认并且指出这些来自文化的危险时,或者当我们对它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无论是何种形式─往往都会危及教会的信息并且驱使我们落入到假教导的形式之中。身为牧师和长老,由于宝贵的灵魂正面临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教导与讲道是有可能受文化的诱惑而偏左或偏右的。用上帝的道来牧养
最终,我们能保护自己和会众的唯一盼望,就是教导并且传讲上帝全部的计划。事实上,牧养上帝托付给我们的百姓的最佳方式,就是在每个星期的团体敬拜中传讲上帝的道。这表示说我们在传讲和教导上帝话语的时候必须要目的明确,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里得到完全(歌罗西书1:28)。目的明确地用上帝的道来牧养祂的百姓,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开始按照圣经书卷有序的讲道。虽然一个主题式的系列也许在特定时期内会有很大帮助,不过上帝的百姓最大的需要是去了解上帝的道,并将其应用在他们的生活中。要帮助人们了解上帝的道,最佳的方式就是逐节地按圣经讲道,让人们听完讲道之后能够了解整个圣经书卷的全部信息,以及当中个别经文的意义。当牧师按照圣经书卷逐节地进行讲道与教导时,自然而然就有机会能够指出不同形式的假教导。逐节地传讲加拉太书的时候,讲员自然而然就会谈到道德主义和律法主义形式的假教导。逐节地传讲约翰福音或约翰的书信时,就要求讲道者去谈及反律法主义。逐节地传讲马太福音的时候,需要牧师去处理一系列的问题,包含轻易的离婚、不道德的性生活和政治性的偶像崇拜。逐节地传讲创世记,能带会众来仔细检视主流文化中有关自主权的假定。逐节地传讲雅歌,则是能够用自然的方式教导性慾望和爱情在合乎圣经的婚姻中所有的卓越与美好。我们的会众需要看见为什么许多不同形式的“基督教”教导是错谬的,更需要看见什么才是正确的教导。这些例子给出另外一种目的明确地用上帝的道牧养会众的方式:长老、教师和牧师应当使会众接触到不同部分的圣经。在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之间往返,读过旧约的历史与新约的福音,讲解智慧文学或启示文学─为了要教导上帝一切的旨意,这些全部都是必要的,但这同时也是在向会众示范说要如何研读圣经,以及如何将圣经应用在他们的生活中。此外,熟悉圣经的不同部分也能够提供自然的机会,帮助人对付假教导的许多不同形式和伪装,并以真理来取而代之。另外一个用上帝的道来牧养会众的层面,就是牧师要愿意“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摩太后书4:2)。大多数的传道人比较喜欢某一种特定模式下的讲道和教导;然而我们的会众有时候需要被责备与警戒,有时候需要被劝勉与鼓励。如果我们总是鼓励而从来不指责,那么我们的会众虽然会领受圣经中不同部分的教导,但他们就无法常常在他们当时需要的状态下来领受这些教导。如果我们总是责备而从来不劝勉,那么他们可能就无法领受到足够的力量或鼓励来继续向前行。这表示说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会众。牧养的工作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就是我们的孤立。在每一周的讲道工作中,我们倾向于重复做同样的事,准备讲道和课程。时间一久,我们就假设每个人都和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但事实上,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想着圣经和事工,我们也许会疏忽我们会众实际的处境与他们此刻的想法。我们愈是能够陪伴我们的会众,聆听他们的心声,并且愈是能够聆听与解读我们的文化,那么我们就愈能够以真正触及我们会众的方式、用他们需要的模式来教导并且应用上帝的道。我认为这就是圣经习惯用牧羊来形容教牧事工的原因之一,也是圣经告诉我们“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上帝的群羊”(彼得前书5:2)的其中一个原因。这假定我们会去了解我们的会众─不单是名字,还有内心,有关他们的想法,塑造他们世界观的思想,以及他们面对生活的方式。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说:“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提摩太前书4:13)。上帝的道是培养成熟基督徒的最佳方式。我们身为牧师和教师的呼召就是要装备我们的会众,好让他们能够分辨出正确的道路,也是上帝命定的道路,并且走在其中。我们知道异端也都会引用圣经,所以我们必须要装备我们的会众去了解为什么不同形式的“基督教”教导是错谬的,更要帮助他们去看清楚正确的教导是什么样的形式。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履行上帝托付我们的工作,这个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被托付给我们的人都安抵天家。我们为此劳苦,照着圣灵所赐之上帝的大能尽心竭力。肖恩·路卡斯(SeanMichaelLucas)博士是田纳西州孟菲斯独立长老教会的主任牧师,也是改革宗神学院教会历史系的首席教授。他是《持续不断的教会》ForaContinuingChurch一书的作者。欲阅读更多假教师系列好文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