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百年的汽车长河中,出现过很多璀璨的车型。
但是,时代的车轮不断向前,卷起的扬尘湮没了其中不少的经典。或是因为技术、或是因为彻底停产,它们每一个离开的方式各不相同。
在中国市场,当一辆老车远去的时候,你可能很难再次找回与它相处的机会。严苛的法规之下,当一个汽车物种式微之后,其留下的空缺很快就会被填补。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该如何看待硬派SUV逐渐消失后的中国SUV市场呢?
硬派SUV的落幕
年,对于SUV市场并不友好,整体市场销量滑坡,份额持续被轿车侵蚀。小型SUV市场告急,紧凑型SUV冷热不均,更为小众的硬派SUV日子自然不好过。
当生活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也许整体的环境的变差,只是落幕前的预兆。而在中国汽车市场,历来都是政策驱赶着市场,排放标准的实行,驱赶着某些产品从仅存的生存空间中脱离。
4月22日,日本三菱汽车正式宣布旗下经典越野车帕杰罗(Pajero)在本土停产、停售。普拉多停产的消息,也随着一纸公告变成现实。丰田官方称,受国6排放法规营销,普拉多3.5L产品将于年6月停产。
而在此之前,款的普拉多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放弃全时四驱,整车定位更加倾向于一辆城市SUV,即使每月还有三四千辆的销量,但是也仅止步于此。三菱帕杰罗虽然精神依旧,但是消费者已经减少了买单。
硬派SUV,就像每个车企孕育的小众运动员一样,在某一领域成绩虽好,但是带来的流量是一定的,核心的用户群也处于起起伏伏得萎缩之中。这对于中国品牌来讲,并不是一个很好借鉴的案例,也不是容易切入的市场。
类似哈弗H9、BJ40这样的产品,已经用销量给予了我们答案。
中国品牌轿跑SUV的元年
说起轿跑SUV的起源,宝马X6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开山之作。年法兰克福车展上,BMW正式向外界展示了新的概念车—BMWX6ActiveHybridConcept,其创造性在SUV的底盘之上,增加了腰线以上、C柱倾斜的大溜背造型设计。
当时宝马的想法,是想让客户在享受SUV高视野、大空间的同时,还能获得较好的驾驶乐趣。而这也在轿车和SUV中间,开辟了全新的细分市场。
时间转回到现在,年可谓是中国品牌轿跑SUV的大年,诸如哈弗F7X、吉利星越、长安CS85等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大多参考了X6车型的大溜背设计,以牺牲一定后排头部空间、增加更多性能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大师看来,以驾驶乐趣为初衷的轿跑SUV,在市场颓势面前,更多的是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新鲜感,承担更多销量突破方面的使命。
当下我们还没有拿到几款车型的销量数据,但是从平台粉丝的互动来看,大家对于轿跑SUV热情高涨。在车型脸谱化、趋同化的环境中,轿跑SUV的出现,犹如一块石头丢入了平静许久的湖面,带起一片涟漪。
但是,一个细分市场的开拓,不能完全抵消主流市场的下滑。轿跑SUV可以创造一定的增量,但是其基数还是建立在传统SUV的存量市场之中,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握。
年持续下滑的市场环境下,以产品形态为突破点获取增量,难上加难。
中国品牌SUV的出路在哪里?
轿跑SUV风靡的背后,并不能完全掩盖中国品牌在SUV市场,技术升级的劣势。
原本SUV产品缺失的大众,依靠平台化的技术储备,利用南北大众短时间内投入了多款小型、紧凑型SUV。易车研究院的数据表明,-年大众将持续加码与升级SUV战略。
日系品牌本田、丰田不仅会持续投放SUV车型,也会快速做强油电混动板块;现代、别克、福特等会纷纷把触底反弹的希望寄托于SUV车型,高举价格战。
与此同时,小型SUV市场也在年成为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豪华品牌,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与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奋起直追的最大潜力市场。
领克、WEY的出师不利,除了加剧中国品牌SUV高端化突围的难度,也加深了与吉利、哈弗等嫡系品牌的内耗。绝大多数中国品牌SUV受制于技术升级,无法产生更高的溢价,价格天花板始终困扰着中国品牌。
当然,也不全是坏消息。年3-4月,哈弗、吉利等优秀中国品牌依旧位列SUV终端销量排行榜的前列,部分弱势海外品牌与广大中小型中国品牌的SUV终端销量纷纷大幅下滑。
部分强势中国品牌在15万元以下SUV市场的深耕,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市场整体的下滑,但是也加剧了中国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分化。-年SUV品牌终端销量TOP10的集中度由45.39%提升至49.42%,这种趋势仍在持续。部分弱势合资品牌和中小自主品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年中国车市的消费主力人群将向30-40岁年龄段转移,该群体拥有收入水平更高、社会阶层更高、增换购占比高等特性,将对SUV车市提出更具体、更针对性的诉求:品质诉求更强烈、服务体验要求更高、车型口碑更受